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在省妇幼成功应用
2015年8月6日至8日,由儿保科主办的儿童早期发展新技术培训班在妇产科大楼26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会上,被美国誉为2012年十大医学突破的孤独症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arly Start Denver Model, ESDM)培训首次亮相中国,在省妇幼拉开序幕。
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孤独症康复中心老师、早期介入丹佛模式认证高级培训师Kristy Capes硕士,用一整天的时间,全面介绍了ESDM的理论、评估、教学目标设定及任务分析、教学技术和教学质控评估等,Kristy的讲课风格风趣而精炼,现场互动良好。通过同声翻译,来自全国各地的178位同行聆听了讲座,并踊跃向Kristy提出了几十个问题,她都做了贴切而详尽地回答。
ESDM是由美国加州大学MIND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罗杰斯Sally Rogers和自闭症之声的首席科学官道森Geraldine Dawson共同开发的一种针对年龄在12-48个月大孤独症儿童的早期综合性行为干预方法。主要目的是减少自闭症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提高孩子的整体发展水平,尤其是在认知能力、社会情感和语言方面。在后续为期三天的工作坊暨学术交流会中,儿保科选派三名医生和三名优秀教学组长参加,系统演练了操作,也就儿保科早期发展训练中心近年来孤独症康复的有益经验和澳方专家进行了交流。充实宝贵的四天时间为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在国内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和实操基础;为孤独症的孩子和家庭带来新技术和新希望。工作坊亲眼见证了重度孤独症儿童、2岁8个月的小M的进步。当工作坊进行到最后一天下午时,小M已经在很多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变化:他会走到他喜欢的治疗师面前,用手势和眼神要求进行游戏,当我们叫他时,他有50%的几率会看我们,他学会玩具的新玩法,发音丰富很多,有了更多符合情景的行为表现……这些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在未来的日子里,小M的妈妈将和孩子一起继续这些游戏活动,孩子的进步会在日常点滴生活中得以积累,相信一年以后的小M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很欣喜地看到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在重度孤独症儿童身上显效,更欣喜地是,整个转变的过程,孩子动机很强,情绪愉快,有一刻,我有点疑惑,到底是我们促成了孩子的转变?还是孩子引导了我们帮助他实现转变?殊途同归,良好的转变是我们的目标。
在儿保科治疗的孤独症儿童,是不幸中的幸运儿。在儿保科徐海青主任高瞻远瞩的领导下,我们的训练水平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2014年,徐主任在美国旧金山的“ASD国际研讨会”上接触到早期介入丹佛模式,马上就着手将之引入中国,带领团队中的胡磊博士、汪鸿副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敏锐的观察力加上强大的执行力,终于顺利、成功办成了首次的交流会。之后,在日常培训中加入早期介入丹佛模式,扩展孤独症儿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尝试做家长培训,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每天的互动机会是最多的,通过家长培训教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引导孩子的注意力做个体化的联合互动式游戏活动,以全面提高孩子的能力。还有,此方法在美国及澳大利亚效果很好,在中国国情下的应用和发展,都是未来需要实践和总结的,意义重大,同时也是高难度的事情。我们会秉承“来儿保科的孩子是您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的大爱原则,不断攀登技术和文化的山峰,为孤独症孩子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儿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