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入口
微信预约挂号
省妇幼官方微博
微信 微博


抗击疫情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抗击疫情 > 医护心语

甘洒热血的“抗疫”凡人—李清华

发布时间:2020-03-07 访问次数:4313
字号调整
16px

  他累计献血超过10000毫升,他在5000米雪域高原援藏近两年,回汉不到半年便义无反顾地投身抗疫一线,他总是那么和善、那么阳光,他就是妇幼好人李清华。

  1月25日,大年初一,已经回到咸宁老家过年的他,听说武汉已经封城、准备与新冠病毒来一场正面的厮杀,他想着在这场激烈的较量中不能没有他。在没有公共交通的情况下,他和朋友借了一辆车,接上两名同样情况的同事,回到武汉。返汉后的第一时间便向分管院领导请战。

  1月26日,他报到后被分配到物资保障组,一个多月来,他总是很早到院、很晚回家,没有休息一天。他一边对接防疫指挥部,协调保障医院的防护物资;一边联系社会资源,积极为医院筹捐物资。物资来医院了,他总是主动去搬;物资需要自提,他总是跟车去运,浑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干劲。同事劝他歇一歇,他笑着说,我没有去一线,所以要努力为一线做好保障。

  光谷分院被政府征用后,作为突击队的一员,他不仅要做好本部的防护物资保障工作,每天还要去光谷分院,帮助军方管理防护物资。他毫无保留地教军方医工科同志利用电脑做好每天防护物资入库登记和分类管理;面对送过来的大批量防护物资,他总是与官兵们一起搬运、码放,一刻都不停息。看到他堆码的物资整齐划一,军方领导感叹:“都说军人作风过硬,想不到地方的同志干事也这么过硬。”

  除了做好防护物资保障工作,他还协助医学装备部桂工,做好光谷分院医用设备的接收、转运、清点和发放,从不嫌脏、也不怕累,经常忙得连饭都忘了吃。2月20日,需要将临时存放在门诊楼21楼的设备转运出来,以免病区接诊后设备无法搬出红区,然而整个白天,仅有的两部医务人员电梯被挤得满满的,看到几乎完成不了任务,负责此项工作的桂工急得饭都吃不下。他走过去,微笑地说,“你先吃饭,保存体力,我和你一起搬。”晚上七点多电梯终于空闲了,他和桂工带着几名工人,开始了一场紧急转运,三个小时,25类近300台(套)设备物资顺利搬到一楼,这才松了一口气。工人走后,他俩将搬下来的设备物资一一清点登记、分类堆码,然后又到21楼仔细清点留用的设备。等他们忙完回家,已经是凌晨1点。从此他和桂工也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原本不需要每天去光谷的他,几乎每天都会陪桂工一起去光谷,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默默履行着加入党组织的初心和誓言。

  时间回到两年前,2018年7月初,医院接到援藏任务,他看到通知后立即报名,顺利通过了体检,担任西藏山南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带领湖北省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12名队员,在雪域高原开启一年的援藏之旅。在藏工作期间,他是一名好干部,不仅配合当地领导做好了医院的管理,建立了“西藏山南市超声培训基地”和“西藏山南市宫颈癌筛查中心”,将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医疗资源带到了藏族同胞的家门口;他还经常带队到海拔四五千米的基层义诊和指导工作,甚至把培训班办到了乡镇,只为进一步提高西藏山南基层妇幼人员的服务和管理能力。他同时也是一位好朋友,不仅与当地干部职工结下了深厚友谊,援藏队员们也把他当作好兄弟,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他总是主动询问、积极帮忙解决困难;即使是在节假日,也总能在医院见到他,同事问他怎么不休息,他笑着说,“你们在上班,我放不下啊。”他放不下的是医院临行前的嘱托,放不下的是队员的安全,正因为他的严管加厚爱,12名队员顺利完成援藏任务,全部平安返回内地。

  奋斗或许会很累,但请别忘记尚未实现的梦想。最艰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最可贵的坚持,不是历经磨难,而是保持初心。被需要是一种幸福,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他用满身沸腾的热血,感染着、温暖着周围的人。他就是保健部的李清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