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病人
记得很早之前看过一部讲医患关系的电视剧,剧中有一位医生在大病后说的一段话我到如今一直印象深刻。她说:“你不到绝处逢生,你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在我健康的时候,我体会不到健康的价值,也体会不到病人的痛苦。只有等你真的生病的时候,你多希望自己碰到的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夫,你多希望他手到病除,你多希望他对你再耐心些,再仔细些,因为他就像你的上帝啊!”
时间过去很久了,每当接触、护理病人时,这几句话都会不时地在我心中冒出。之所以对这几句话这么深刻,是因为它用简单朴素的几句话完整的表达了我心目中医护人员对病人换位思考的真正意义。就像你没有经历过失恋的痛苦,你无法体会那是一种怎样的悲伤;如果你没有受过巨大的挫折,又怎能体会到“哀莫大于心死”的感受!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是很重要的一种技巧,在医患关系中更为重要。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护人员我想过很多次如果我是病人,我希望去医院看到的医生护士应该是怎么样的。
我希望我能遇到一位医术高超、和蔼又耐心的医生,他能为我详细讲解,帮我找到病因,解除病痛;我希望我能遇到一位温柔体贴、技术过硬的护士,她能指导并帮助我恢复健康,重建信心。同时我也应该是一名完全信任医生护士的病人。其实这样的关系就很美好。
如今社会医患关系是比较吸引人们注意的字眼,在各类媒体的报道中出现率较高。然而近几年来每当它出现时基本是反映医患关系的紧张、冲突。这些报道文章总是让人看的难过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当病人向医生诉说他的痛苦、陈述他的感受时,他希望能被医生理解、引起医生的共鸣;同样,当医生表达诊疗意见、提出配合要求时,也希望能被病人领会、赢得病人的合作。其实大家的本意都是希望解决病痛。事实上医生与患者本就不应该站在对立面,我们共同的敌人应该是疾病。然而往往因为沟通的失败或是互不理解的固执让同一战线的战友成为了“敌人”。
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同于一般的人际沟通。病人前来医院就诊时,其实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必须以心换心,站在病患的立场上思考和处理问题。
医患沟通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医患交流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应该贯穿于我们整个工作生涯,落实在医疗服务实践中。以后每当接诊我们的病人时多想一想,如果我是病人,我希望我的医生如何对我,就如那般去对待你的病人吧。
(疼痛科 魏永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