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热线电话:87169161(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
互联网医院入口
微信预约挂号
省妇幼官方微博
微信 微博


健康科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先天性斜颈

发布时间:2019-08-03 20:22:00 访问次数:8432
字号调整
16px

侧斜、前倾及面部变形为特点。少数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及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外,一般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

                                                     

  斜颈诊断  生后发现颈部一侧有梭状肿物,其方向与胸锁乳突肌一致。数月后首先发现头面部畸形,颈部有紧张萦条。

对斜颈患儿,在出生后两周即可开始被动牵拉矫正,即将患儿的头倾向健侧使健侧耳垂向肩部靠近,进行与畸形相反的方向运动。手法要轻柔,对肿物同时进行按摩,每次牵拉15—20次,一日4-6次。在日常生活中喂奶、睡眠的枕垫以及用玩具吸引病儿注意力,都可纠正姿态,有条件的可作理疗。一岁以上的病儿则需手术治疗,切断挛缩的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同时切断该肌肉的下1/2管。术后仍要继续矫正及保持头颈部正常姿势,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分类  由于病因不同,斜颈分为八种类型。分别为肌性斜颈、骨性斜颈、眼源性斜颈、反射性斜颈、炎性斜颈、痉挛性斜颈、麻痹性斜颈等。前二型属于先天性,后六型属于继发性。

 

  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

临床表现

1、斜颈畸形

婴儿出生后其母亲可发现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指向健侧肩部,2~3周后斜颈

 

畸形更加明显,将头转向健侧明显受限。症状较轻者应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此症状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日益加重。

2、颈部肿块

一般在出生后或出生后2周内可触及颈部肿块,位于胸锁乳突肌中下段,以发生于右侧者多见此肿块呈梭形,无压痛。一般在1~2个月后达到最大,之后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此类患儿中有一部分可发生肿块不消失并产生肌肉纤维化和挛缩引起斜颈畸形

3、颜面部畸形

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2岁后即会出现颜面部畸形,主要表现为面部不对称,双侧眼外角至口角的距离不对称,患侧距离缩短,健侧增长,患侧眼睛位置平面降低,因双眼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易产生视力疲劳而出现视力减退。健侧颜面部圆而饱满,患侧则窄而平,颈椎可发生代偿性侧凸畸形。此外患儿整个面部包括鼻、耳等也可出现不对称性改变。

除上述主要表现外,本症尚可合并先天性髋臼脱位及颈椎其他畸形

检查

本病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超声检查:尤其对于小儿的先天性肌性斜颈,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地与颈部其他疾病鉴别,如颈部囊性淋巴管瘤、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尤其就诊时肿块已消失者,超声检查更为重要。

  斜颈

2、X线检查,有利于鉴别不同原因造成的斜颈,如枕颈部畸形所致的骨性斜颈和自发性寰椎旋转性半脱位引起的斜颈一般不会产生胸锁乳突肌的挛缩和肿块,后者多有轻微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对于上述检查方法都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进行CT检查,能够提供较为清晰的图象,有利于诊断,排除器质性病变。

预防  本病大多为先天性,无有效预防措施。临床上最主要是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给患儿带来进一步的损伤。

斜颈治疗

非手术治疗

对于半岁以内的患儿,采取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因此,一旦作出诊断,应尽早治疗。非手术 治疗

治疗的方法包括局部热敷、按摩、卧床固定和手法牵引。手法牵引的具体方法为:由母亲将患儿平卧于膝上,使患儿颈部后伸,母亲用左手轻轻按住患儿胸廓,右手握住头颈部,将患儿脸部尽量旋向患侧,枕部旋向健侧肩峰,操作过程中手法应轻柔,使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得到较大的牵伸。患儿卧床时,取仰卧位,用小砂袋固定头部于脸面部向患侧,枕部向健侧位。

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1)适用于半周岁以上保守治疗无效者;

(2)12岁以下斜颈畸形明显者;

(3)12岁以上如面部畸形不严重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4)对于成年人,因畸形已存在多年,术后不仅面部畸形将更加明显,且视力也因不适应术后的新体位而发生改变,故多不宜施行手术。

2、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术方法;

(1)胸锁乳突肌切断术为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在锁骨上作横切口,显露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附着点上方分别予以切断,并松解周围筋膜组织,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颈动、静脉和神经。

(2)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对于颈部包块明显者,可对胸锁乳突肌之肿块段予以切除。

(3)胸锁乳突肌全切除术对于青少年患者,若整个胸锁乳突肌瘢痕化,可将之整段切除。

(4)胸锁乳突肌延长术即将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切断、胸骨头行“Z”形延长。此手术优点:

①矫正头颈歪斜,恢复颈部正常活动功能;

②不破坏正常颈三角体表形态,避免了其他手术方法使颈部遗留凹陷畸形或不正常的平坦畸形,使颈部美观对称。

(5)胸锁乳突肌上、下端联合松解加成形术

3、术后处理斜颈畸形严重者及不合作的患儿术后需以头-颈-胸石膏矫正以维持患儿体位。

鉴别

应注意较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斜颈鉴别清楚:

  (1)先天性骨性斜颈 本症多系先天性枕颈部畸形所致,包括短颈畸形、颅底凹陷、半椎体畸形、寰枕融合及齿状突发育畸形。上述疾病可造成斜颈及面部不对称,但一般不会产生胸锁乳突肌的典型条索状挛缩带及肿块,X线检查可明确上述诊断。

(2)小儿颈部淋巴腺炎 婴儿期患有颈部淋巴腺炎,可迅速发生斜颈并可出现颈部肿块,但此肿块往往压痛明显并不位于胸乳头肌之内。

(3)自发性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 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同样可以引起斜颈,但此病多有轻微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主要表现为颈部旋转运动受限及颈部疼痛症状明显,胸锁乳突肌仙无紧张条索带,X线检查可鉴别。

(4)颈椎结核 颈椎结核可使胸锁乳突肌痉挛而产生斜颈,但此类患者颈部疼痛明显,颈部活动明显受限,下颌偏向患侧,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此外,还需与癔症性斜颈、习惯性斜颈、损伤性斜颈、小儿麻痹后遗症所引起的斜颈相鉴别。

并发症 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2岁后即会出现颜面部畸形。主要表现为面部不对称,双侧眼外角至口角的距离不对称,患侧距离缩短,健侧增长。患侧眼睛位置平面降低,因双眼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易产生视力疲劳而出现视力减退。健侧颜面部圆而饱满,患侧则窄而平。颈椎可发生代偿性侧凸畸形。此外,患儿整个面部,包括等也可出现不对称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