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远离过敏性疾病的困扰
五个月大的睿睿长得是人见人爱,可他总是一到晚上鼻子就堵,睡眠不安,为此,爸爸妈妈可没少操心,也是被孩子弄得整日疲惫不堪。起初,当医生检查后告知宝宝是过敏性鼻炎,需要干预治疗时,年轻的爸妈还有点不相信,认为这么小的宝宝怎么会得过敏性鼻炎呢?但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看到每夜安睡的宝宝,睿睿的爸妈再也不表示怀疑了。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了,毫无疑问,过敏已经成为本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大约有20%的人群受到过敏的困扰。其发生率在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呈快速上升趋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曾于2014年牵头组织了中国33个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40.9%的孩子曾经或正患过敏性疾病。在小于2岁的过敏性疾病患儿中,0-6月龄的宝宝要占到一大半。
宝宝出现了哪些症状或表现,家长要考虑是过敏呢?
1、皮肤过敏症状:常见湿疹、搔痒、皮疹、荨麻疹、水肿、干燥等表现。湿疹(特应性皮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但需要指出的是,严重的湿疹大约只有30%与过敏症相关。
2、消化道出现过敏:常见腹泻、直肠出血、呕吐、拒食、生长发育迟缓、反流、便秘、腹痛等症状。
3、呼吸系统出现过敏症状:常见喘息、哮喘、咳嗽、鼻炎等表现。
4、口腔过敏综合征:常见咽、 唇、舌水肿和/或搔痒。
5、过敏性休克: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常常发作于过敏原被吃进(食物)或注入(如蜜蜂叮刺)体内的情况下。
宝宝为什么会发生过敏性疾病呢?
《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
1.遗传因素家族过敏史:如父母一方有过敏史,宝宝过敏风险增加2.3倍;父母双方均有过敏史,宝宝过敏风险高达3.6倍。
2.免疫因素
3.孕期因素:包括孕期解除吸烟环境,心理压力大,孕期接触消毒剂、驱蚊杀虫剂,孕期服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保胎药等
4.分娩方式:剖宫产
5.喂养方式:过早喂养普通蛋白配方奶
6.婴儿期因素:如宝宝接触毛绒玩具,杀虫剂,使用抗生素等
如何检测出宝宝对什么过敏?
临床较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1、皮肤点刺;
2、特异性IgE;
3、斑贴试验,用于非IgE 介导的过敏反应的辅助诊断,需要标准化。
我们不推荐单纯为寻找致敏原而去做这些检测。若怀疑食物过敏,检验的金标准依然是医生指导下的食物回避激发试验。
宝宝过敏能预防吗?
宝宝过敏性疾病,治疗相对困难,我们更要作好预防工作。
1、孕产期保健:国外研究结果显示,孕妇暴露于吸烟环境,婴儿患哮喘风险高达3.6倍;孕期使用抗生素,婴儿患牛奶蛋白过敏的风险达1.3倍;剖宫产使过敏高风险婴儿的过敏风险增加3倍。因此,家庭成员尽可能戒烟,准妈妈们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避免出现非医学原因的剖宫产。
2、母乳喂养:坚持母乳喂养是最佳过敏预防措施。母乳首先是低敏的,同种蛋白质,不被婴儿的免疫系统视为异种蛋白质;同时母亲饮食中的外来物质保留适度的免疫原性,给婴儿的免疫系统温和的刺激,所以,母乳还能帮助诱导口服免疫耐受;吃母乳宝宝的肠道菌群,以双歧杆菌为主,亦有助于口服免疫耐受的建立;另外,母乳中含有分泌型IgA,可以与食物抗原结合,附着在肠粘膜表面,阻止大分子抗原透过肠粘膜,减低过敏风险。
3、益生菌的使用:合理使用益生菌,能保护肠道,改善肠的免疫屏障作用,并下调促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诱导口服耐受,从而减少或减轻过敏症状。
4、辅食添加:过敏或过敏高风险的宝宝医生建议4-6月龄起添加辅食,每次引入1 种食物,持续 1 周。先后顺序为蔬菜和水果、无谷蛋白的谷物、蛋白类食物;引入蛋白类食物,可煮熟以降低致敏性,少量开始,逐渐增加;从肉类等富铁食物开始,产生耐受后,再引入高致敏食物;鸡蛋、鱼、小麦、坚果、花生等在医生指导下于6月龄后尝试。在引入新食物当天,尽早进食,便于监测进食后的反应。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有或无过敏风险的婴儿,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潜在过敏的食物回避或延迟激发可减少过敏的发生”,所以,不提倡推迟添加辅食。
5、环境干预:母孕期及婴儿期减少吸入性过敏原暴露、避免烟草烟雾暴露可能对延缓过敏性疾病发生有一定帮助。
过敏症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爱护好我们的环境,养成良好的个人、家庭卫生习惯,科学育儿,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自2003年起即开展了过敏筛查与指导工作。对于婴儿添加转奶期食物前,出现的常见的皮疹、腹胀、便秘或大便次数增多等现象,进行常见的过敏源筛查。无创伤性的皮肤点刺试验,以排除致敏的食物,安全科学地进行辅食添加;针对儿童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找出病因。每年过万名宝宝受益;帮助家长解决孩子辅食添加、喂养行为不当等问题,做出个体化的指导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