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入口
微信预约挂号
省妇幼官方微博
微信 微博


医院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新生儿加强自身监督,预防院内感染

发布时间:2014-05-24 访问次数:3614
字号调整
16px

针对一起闹得沸沸扬扬的西安“院内感染致新生儿死亡”事件,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自我管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1、制定相关制度 我科除了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我科还建立nicu 消毒隔离制度、nicu 医院感染控制制度。nicu 内感染监控工作由护士长全面负责,并邀请院感人员定期到我科进行检测和报告。由于制度健全,职责明确,使nicu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新进入nicu 工作的人员进入前需进行消毒隔离的培训,其他工作人员定期考核,包括消毒隔离制度、各项无菌技术操作以及正确的洗手方法等;定期培训、考核配奶员的配奶工作以及新生儿食具的消毒工作;定期培训、考核消毒员、清洁员的消毒隔离工作等。每月进行消毒工作的工作总结,认真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并解决。工作中一旦发现有感染迹象,及时采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感染的蔓延。

3、科室规定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后必须认真洗手且进行各种操作及接触患儿前后均应用消毒洗手液,用高压灭菌的毛巾擦手,擦手毛巾一人一巾,一巾一消毒,每日集中收回消毒。每位患儿床单位均有手专用消毒液可再次进行手的消毒。为了提高洗手质量,护士长组织全室医护人员认真学习洗手六部法(为此新生儿科设计了洗手池四个,每个区件配备一个,在池边有自动消毒液和洗手示意图,给每一位新生儿操作前和操作后均予以洗手并且规定,发现不洗手着,予以重罚),使每位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提高洗手效果,护士长和院内感染监测人员不定期监测手消毒效果。

4、加强科室的消毒管理

⑴新生儿生长发育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我科每日通风换气,室内放置空气净化器和湿化器,并使用空气消毒净化机,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

⑵我科每天设一名专职消毒员,每日负责室内的消毒工作。室内的地面、家具、医疗器械(各种暖箱、新生儿床、监护仪、呼吸机等)、各种台面、治疗车、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液盒、病例夹、门窗等每日用消毒液进行擦拭。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分开放置,并有醒目标志。并做消毒记录。

5、加强患儿使用物品的管理与基础护理

⑴患儿物品管理 每位患儿床单位的所有物品,包括衣服、包被、枕巾等,每日先高压灭菌后再使用,保证一人一套,不得共用或挪用;新生儿食具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早产儿使用的暖箱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严格按规定进行终末消毒,消毒前后做细菌培养;暖箱内的水槽每日清洗后更换蒸馏水。

⑵加强患儿的基础护理

皮肤护理 每日认真进行沐浴,每次排便后及时做臀部护理,擦拭由前到后,以免肛周污物污染尿道口,并更换尿布,涂护臀霜,预防臀红。每次测量血压后及时摘下血压袖带,每4 h更换氧饱和度探头部位。

口腔护理 认真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破溃、霉菌感染,每日常规用0. 9 %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者,为防止鹅口疮的发生,喂奶后预防性使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口腔,每日两次。

脐部护理 每日认真进行脐部护理,保持脐部的干燥,消毒时注意消毒脐根部,注意观察脐轮有无红肿、有无异常分泌物等,如果发现分泌物及时做培养,及时处理。

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增加抗体含量。鼻饲的患儿,鼻饲用的注射器每次更换,鼻饲管隔日更换。人工喂养时做到一次一瓶一奶嘴,每日做好乳器具的消毒工作。

⑶对于有侵袭性操作的患儿,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动作要轻柔,减少黏膜的损伤,同时加强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减少感染机会。插管导芯经高压灭菌后使用;呼吸机管道每48小时更换1次进行消毒;气管插管、吸痰管采用一次性物品,随用随弃。

6、做好生物监测   每月监测物体表面(暖箱消毒前后、奶具、监护仪等) 、工作人员的手、一次性物品、做空气培养等,如发现不合格者,找出原因重新进行消毒处理,再次进行监测,直到合格为止。

7、加强个例院内感染的隔离控制 当发生有个例院内感染时,将患儿放置单独病室或相对隔离区,用物专人专用,护理人员相对固定,隔离区做明显标志,根据不同细菌定植情况采取不同隔离措施。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因此,监测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实践证明,要想有效地控制nicu 的院内感染,不但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还要有严格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抗感染意识,将之列入常规工作日程,做到人人重视。我科nicu 以“交叉感染像链条,每个环节都重要,一个环节不注意,整个链条成废料”为座右铭,医护人员自觉地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从而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人的经济负担,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