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服务 儿保任重道远
2019年 1月6日,由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健康报》社主办的《2018年度改善医疗服务典型经验交流推广会》在京召开。会上表彰了来自全国的300余家医疗单位、科室及个人。我院儿童保健科荣获“2018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示范科室”,能够代表我院获得国家卫健委的点赞,是我科严格贯彻医院“抓精细化管理,促优质化服务”专项活动的结果。
一、优化诊区布局 方便患者就医
儿保科的日均门诊量高达1000余人次,在进入新门诊楼前儿保科三个楼层都做了精心的布局和环境设计,适宜促进婴幼儿感知觉发育的卡通墙,宽敞温馨的候诊区、布局合理的候诊椅,备受婴幼儿和家长的喜爱。每楼层诊室和检查室标识清晰,每楼层每房间都有编号,每楼层设有了母乳喂养间,开水间、自助办卡充值机、自助挂号机、收费处;每楼层都配备咨询电话,方便家长咨询事宜;每楼层都安排了责任护士长和流动导诊,随时关注和解决患者候诊就诊需求。科室推广“微笑服务”“多说一句话”等服务举措,每月评选微笑服务明星。保健党支部、团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党员、团员中开展”奉献日”活动,利用休息日参加志愿者服务。首次带宝宝做满月体检的张女士仅用一个小时在六楼就完成了给宝宝办理就诊卡,挂号、体检和预防接种,家长非常满意,临走前在母乳喂养间还接受了楼层护士长的“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家长温馨留言:“来有所需,归有所得,快捷便利,下月再来。”
二、预约专家门诊 服务四万儿童
从2004年成为国家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试点单位以来,我科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运行已经十五年,四十万人次儿童受益。办理了儿保预约专家门诊的宝宝拥有自己的保健医生,提供个性化儿童保健服务,为家长提供预约挂号、固定地点、专区服务,是家长就诊的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帮助家长做好家庭育儿规划,教会家长育儿技能,最大程度发挥孩子的生长发育潜能。
作为首批 “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早期发展相关的专科服务(包括营养与喂养、体格生长、发育与行为、心理行为等)、高危儿早期干预、家庭养育规划、儿童早期教育、家长教育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在全国“儿童早期发展”工作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为提高我国的人口质量,进一步提升国家竞争力,“儿童早期发展”理念已作为国家战略被提出并在全国推广。随着儿童早期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办理预约体检的家长越来越多。至2019年7月每月会新增300余人,累计有近4万人在我科接收此项服务。全程实行电脑化管理,接待、预约、体检结果存电子档案,为后期科研提供电子数据。
三、医教结合 优化特殊儿童诊疗流程
我科早期发展训练中心是目前全国公立三甲医院中最大的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基地之一,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护教”康复训练模式,专业的发育儿科医生为儿童提供疾病诊疗,全面评估孩子的发育能力制定个体的综合训练。2009年7月我科联合省内35家综合性医院及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了全省特殊儿童康复网络,开展省内筛查培训学习,利用三级转诊制度,将特殊儿童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训练在湖北省实现了一体化、规范化。
在我科接受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的特殊儿童每月600余人。针对住院治疗的特殊儿童家长都安排了细致访谈制度,首先由护士长对每个新入院家长面对面沟通讲解“特殊训练治疗同意书”,内容包括收费条目、诊疗方式及疗程、入院准备、治疗原则、医疗保护原则、安全原则、家长培训班安排等15项书面知情书;然后由医生与家长完善首次入院详细病史资料收集。患儿进入特殊训练中心后有病区责任护士长和对应教学组长与患儿家长对接,讲解治疗时间、康复内容及结账报销和政府补助流程等事宜。同时建立了家长微信群,方便家长咨询沟通。总之,让家长明白就医,放心就医。
为了呼吁并发动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注孤独症儿童这一社会弱势群体,我们建立了“特殊儿童爱心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级、湖北省、武汉市残联各项救助,作为湖北省武汉市残联定点的智力残疾和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为广大特殊儿童提供帮助。同时积极向社会各界争取对患儿及其家庭的经济援助和政策支持,让残疾家庭切实体会到政府的温暖和政策的实惠。
2009年至今的十年时间内,我中心共对一千多名0-6岁的贫困智力残疾和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每个患儿一年补助训练费用1万多元,十年来有多名智力发育边缘的患儿到普通幼儿园和进入小学就学。对康复、培训工作满意度高,收到家长100多封感谢信和100多面锦旗。
四、高危儿病案管理 提高人口素质
2018年我院产科分娩新生儿达27000余人。我院在全国妇幼系统中首创的“满月宝宝接待室”(简称首诊室)是全省唯一的针对婴儿的专业体检中心。首诊室制定了规范细致的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满月婴儿的预约体检实行主任—医生—护士的三级责任制,实现了本院出生的新生儿的首次体检率达到70%。我科对首次体检中10%的高危新生儿进行了病案专项管理。制定了严格的专家查房制度和后期随访制度。
对每一位在高危儿专家门诊就诊的家长发放“致高危儿家长书”,专家面对面地与家长讲解高危儿早期干预和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同时预约下次就诊时间。高危儿干预治疗室建立了完善的患儿档案,详细记录了高危儿在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的高危因素及体格和神经系统评估结果。门诊治疗前签署“高危儿干预家长知情同意书”,干预治疗过程是开放式治疗,治疗师同时指导家长适宜的家庭干预方法。每个干预房间内配备有湿温度计,为宝宝提供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每周集中一次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家长认知。早期综合的高危儿干预治疗,对高危儿的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等发育潜力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极大降低高危儿伤残率的发生。
五、健康教育 人文关怀
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儿童保健科面向大众开展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从孕期到婴幼儿期,关注儿童体格、营养、喂养、发育等问题,开展全面的家庭规划、育儿技能体验、个体化综合性指导和家长培训,具有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分阶段性、关注特殊儿童等特点。
年度开展高危儿家长讲座50余场,专家预约门诊的育儿知识讲座30余期;年度开展“多动症、学习困难、孤独症谱系障碍”家长辅导课堂近百场,针对多动症、学习困难儿童游戏团体辅导千余人次。针对特殊儿童家长的技术实操班10余期。同时利用新媒体普及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健康教育知识,包括参加医院的健康大课堂,每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主题活动,8月25日残疾预防日活动,11月17日世界早产日主题活动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儿童保健工作以儿童为服务对象,其实更多面对的是家长,家长观念的更新和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时刻牢记“医务人员除了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之外,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文化、情感的服务,以利于病人康复。”医学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医务人员是最富有人情味的职业。
六、完善学科建设 服务基层
儿童保健科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从功能目标、效率效益、人才队伍、场地设施、技术设备、技术特色、教学培训、科学研究、文化氛围、能级水平等十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每年诊断孤独症儿童千余人,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护教”孤独症儿童早期综合康复干预模式,治疗有效率达97.4%。引进了世界领先的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高危儿早期评估及脑发育动态监测技术;收集了湖北省十年30余万婴幼儿骨密度数据并建立了正常值范围;率先在国内引进儿童喂养困难量表和标化并在基层大力推广应用;对湖北省孤独症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为早期诊断与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2018年开展技术培训10多次,推广儿童保健适宜技术;常年选派业务骨干到地、市、州、县、社区指导业务。2016-2018年连续三年安排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口援藏、指导当地儿童保健工作。2017年8月,徐海青主任赴西藏山南地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讲学,推动了当地儿童保健的学科建设,提高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在西部地区的影响力。自我院牵头组建湖北省妇幼健康联盟以来,儿童保健科专家们先后赴襄阳、黄州、随州、麻城、黄冈等地义诊,既体现了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带动了湖北省偏远地区的儿童保健工作,深受当地人民欢迎。
七、人才培养 精细化管理出效益
儿保科每年都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招收大学毕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进入科室后接受完善的岗位技术培训和考核,使他们尽快地胜任各项岗位。科室每年选送优秀职工参加国内外的专业技术学习和培训,将学习到先进技术项目及时运用到工作中,儿保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积极开展病案讨论制度,提高诊疗技术。
科室目前业务管理包括十大块:儿保门诊(发育行为儿科专家门诊、首诊、普通门诊)、营养喂养(生长发育、钙营养、膳食指导)、专家预约服务、高危儿干预、心理行为评估、注意力缺陷学习困难综合行为治疗、特教早教中心、预防接种、教学科研学、护理管理。十大块服务都配备有组长和副组长,每组都制定了详细的岗位制度职责,每天、每周、每月都有完善的岗位工作质量汇报制度。形成工作汇报-反馈-改善执行-反馈模式,各组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十几年前儿童保健科日均接待10余人,仅完成常规的预防接种和生长发育监测等。通过实行精细化管理,儿保科不断开拓创新,拓展服务领域,目前日均接待达到1000余人次,创造了儿保服务领域的传奇。
儿童保健科坚持人才培养、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及服务模式创新,探索出适合国情的服务模式,专科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8年门诊量近36万人次、完善的硬件设备2000多万元,居全国同行之首,科研成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深受同行的认可和家长的欢迎。
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在新的一年里儿童保健科将积极行动,不断创新,为儿童和家长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改善医疗服务,任重而道远,我们一直在路上。
儿童保健科 汪鸿 丁莉华